志愿者:叶金金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转眼间为期七天的“红马甲”志愿活动完美的落下帷幕,尽管占用的是自己的休息时间,尽管与部分乘客难以沟通,尽管朝九晚五站一天很疲惫,可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腰酸、背痛、脚疼这些身体上的疼痛,更多的是对待乘客的责任心、对岗位的坚持不懈、对专业知识的实践、对服务行业的理解,留下的是成长、经验、对生活的沉淀。
我们的志愿活动内容是在各个售票机以及各个进出口站协助乘客买票以及进出站。这次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想锻炼我们学校志愿者的实践能力,也是为了提高我们学校的整体形象,更是为了提升整个重庆市民的素质,让重庆变得更加有序,更显文明。
参加上岗前的培训使我对志愿活动有所了解后,我知道要有心理准备,整个志愿活动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并不会在售票机上买票,而且有很多人对地铁站内的设施和周围环境并不清楚,他们不知道如何进站,刷卡只能进一个人,售票机的币票和工作人员卖的交通卡是要放在闸机不同的位置,还有出闸要将币票投进闸口孔,而且售票机不能一直正常工作,一些突发情况也会出现…所以我们除了要耐心的站在那里维持秩序以外,还需要细心的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买票,指引乘客找到洗手间和进闸口,对知道的公交路线进行指引,而站在进出口站的同学,不仅协助乘客进出站,还积极的为那些有很多行李的乘客拿行李。整个地铁站变得不再拥挤,反而变得更加秩序井然了。我们从两点一直服务到了五点半,可是有些同学依然意犹未尽,想继续服务,虽然大家很累,但听到乘客那句简单的谢谢,看到乘客那称赞的眼神,心里感觉很快乐。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当别人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要用微笑来表示歉意。不抱怨,不埋怨,抱有热情,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悟到:如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带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关爱,即使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找到快乐。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当代青年助人为乐、甘愿奉献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

志愿者:陈霞
从想做地铁志愿者开始,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种必须履行的职责义务,而且因为自己喜欢。让我可以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一下自己以前没有尝试过的生活!
每次在地铁进站口服务,都能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自己接受培训的时间比较紧张,加上对自己言语表达能力的不自信,所以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总是等着别人来问我他们进站遇到的问题。虽然有一些问题我还无法回答,但是大部分的问题,我都知道如何回答!渐渐的,自己就有了自信,帮助乘客解答问题时,心里也有谱了。后来,遇到较长时间在进站口徘徊,但是不知道怎么进站的人,我都会主动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算我的一个小小改变吧。但是后来,我又发现自己不能太主动。因为有的人,并不是不会,而是第一次进站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耽搁了一些时间。如果自己太过主动,他人可能就会想:自己不过稍微耽搁了一下时间,你就嫌弃我进站慢,我是挡住后面的人进站了还是怎样? 这样的主动帮助,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呀,有时候,这个也不能太主动,这也算我一个小小的心得吧。
每次在地铁出站口服务,遇到的问题比进站口多了不知道多少,而且种类丰富,信息量庞大。很多时候真的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举个例子,进站口的人,一般会问的问题:怎么进站?去哪里能坐这个地铁?这个地铁通向哪里?我去某个地方应该出几号口开还是几号口走的问题?等等。但出站的人,一般都会问:加油站在哪里?公交车站在哪里?六十八中怎么走?邮政局怎么走?或者是杨梨路怎么走?甚至,有时候是一个我都不知道的地名。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不过还好有地铁工作人员,我遇到不会的问题,都会跑去向他们请教,然后再告诉出站的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也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比之前更清楚这个城市了,也更懂得了尊重和理解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工作者。正是有他们的热心付出和尽心尽责的服务,才有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美丽!这同样也是我的心得体会!
自此,立志为社会美丽建设做贡献!

志愿者:梁山亮
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服务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是我所学到的知识和见到的各种令我受益匪浅。在重庆轨道集团3公司学堂湾站服务期间,我在大厅为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帮助,工作很轻松也很简单,可是在为乘客提供完帮助心里就会有一种感觉,那是从小到大印刻在自己心里的“雷锋精神”,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乘客寻求完帮助后的那一声“谢谢”会让自己心里暖暖的,会有成就感,会感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社会主义的青年学生,共产主义接班人,入党积极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
在我的岗位上从早上到晚,我见证了重庆繁忙的一天。一大早就有很多乘客到来乘坐轻轨去工作,有人行色匆匆,也许是忙着上班;有人精神满满,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也有人满脸疲惫,也许是刚下完夜班。来来往往的人流不绝,有的身着制服,有的穿着正装,大部分都是便装出行,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他们每天的辛勤工作换来了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繁华的街道和商业圈。我也看到了很多特殊群体,老弱妇幼,党和国家对他们也是关怀备至,老年人,残疾人和特殊照顾旅客免票,并且轨道工作人员也是主动的提供支持和帮助,我们站有3名视力残疾的乘客每次到来工作人员都要把他们带到站台把他们送上列车才放心离开,这就是社会和大家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这次服务结束了,我感受颇丰,等下一次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继续积极报名,多为他人服务,发挥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并将带领班里的同学一起参与,为社会做贡献。
志愿者:陈林
2022年1月4日——1月10日,我有幸参加“重庆轨道交通红马甲”社会实践活动。上岗第一天,中心站的负责人为我们培训,他详细介绍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和远景规划,认真讲解我们的服务内容是帮扶重点旅客、乘坐提示等。随后,我来到金童路地铁站,正式开启志愿服务。
一件小小的红马甲,团徽闪耀、志愿标识发光,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朝气蓬勃。短短7天时间,见到拖着大件行李的乘客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主动上前帮助他们进站和上车;当有乘客来询问乘车方向时,我为他们寻找最快捷的线路;乘车高峰时段的拥挤在所难免,我引导他们有序上下车,减轻站务员的工作压力。他们一声简单的“谢谢”倍暖我心!
除此之外,值班站长和站务员们带我重新认识司空见惯的轻轨,他们教我怎样最高效地与乘客交流,教我遇到车门关不上时的应急处理;;在一句句重复的“列车即将到站,请大家先下后上不要拥挤”“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佩戴好口罩”中,我逐渐明白工作岗位的责任所在。“知风险、明责任、会操作、能应急”,是一名优秀站务安全员要牢记一生的工作箴言。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谢谢学校搭建的平台,我从本次实践经历中收获成长,为规划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提供帮助。我想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谢谢你,金童路地铁站。
(图文/叶金金、陈霞、梁山亮、陈林 责编/向馨苇)